历史上的野人女真是现在的爱斯基摩人吗

女真人和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有关系?猛一听是否有点扯淡?然而事情没那么简单。

明史上明确记载女真分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努儿哈赤通过对海西女真的征讨,基本上实现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同化,比如慈禧就出自海西女真的叶赫部。而神出鬼没的野人女真其实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完全征服。

没法征服的原因,其实跟汉朝难以灭亡匈奴或者明朝难以消灭蒙元的原因是类似的。野人女真本来就是一个泛称,他们一直处于非常原始的氏族部落文明期,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而是极其分散,生活在堪称地球上最苦寒的区域,虽然以渔猎为主,流动性没有纯游牧民族那么大跨度,但是在这片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自身文化文明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中原的先进文明,甚至后来俄罗斯的西方科技文明传递到这个片区也是非常缓慢的。

他们甚至极少在历史上被记载。《大明会典》中写道:在建州、海西女真“极东为野人女直,野人女直去中国(中原)远甚,朝贡不常”。问题就出在极东这二字上,极东被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自然是东北陆地的尽头一带,再往前就是东海了,所以他们干脆又把野人女真叫作东海女真。

然而,毒蛇认为,主要因为这个称呼产生了误区,把野人女真的范围大致限制在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以北地区最远仅限于库页岛的一些部落。而从年开始到年的近三十年间,努尔哈赤统领的建州女真多次出兵征服野人女真。通过不断的征伐,仅仅在努尔哈赤的年代,就有至少10万女真野人被招抚、掠夺到满清中心地区,这虽然充实了前期建州集团的实力,但使得本就人烟稀少的外东北地区进一步空虚,与内迁的建州女真的交集更加疏远,野人女真的研究就更加难了。

制作鱼皮衣

但幸好中国人对历史极其痴迷,关于野人女真,还是有非常多有趣的细节被记载下来。元代的《异域志》记载:弩耳干,在女真之东北,与狗国相近。其地极寒,雪深丈余。衣狗皮,食狗肉,养狗如中国人养羊。不种田,捕鱼为生,其年鱼多,谓之好收。这里记载的弩耳干,大致类同于明朝设立都司的奴儿干。

但是这个“狗国”,就比较有意思了。“极寒,雪深丈余。衣狗皮,食狗肉”前面一句也好理解,东北也有这么冷,但是衣狗皮,食狗肉,这个就不是正常的东北各原始民族常见的形为了。

楚科奇人

这个狗国,其实不仅有记载,在古地图上也是可以找到的。明万历年间李之藻刊行了传教士利玛窦献给神宗皇帝的一幅万国图,就是著名的《坤舆万国全图》。据说这个地图很可能参考了大量郑和下西洋的资料,所以比当时西方的世界全图更加准确,而且诡异地是这是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而利玛窦时代还没有发现美洲!当然,重点来了,在地图的东北方向,有一个临海国家,被标注为“狗国”。看这幅图的话,一眼看出,狗国正是东北三省临东海之滨的地方,还是在靠近库页岛这附近。

但是同时代另一幅地图,毒蛇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这本被学术界较忽视的《三才图会》地理篇中,王坼、王思义父子极其准确地标出了狗国的位置。为什么说它准确,因为这个地图是按照地球的球体形状来绘制的,而之前那幅是平面的。在这个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欧洲、非洲和大明的准确位置,而狗国,位于地球顶端的极北方向!也就是说位于北极圈!

而北极至今唯一的原住民是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而爱斯基摩人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依赖于狗、最擅长驯化狗的民族。会不会狗国就是爱斯基摩人呢?

爱斯基摩人

再来看看历史记载的狗国跟爱斯基摩人的相似程度。在欧阳修主持编写的《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中记录:又北,狗国,人身狗首,长毛不衣,手搏猛兽,语为犬嗥,其妻皆人,能汉语,生男为狗,女为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而妻女人食。至少能总结出以下三点相同之处:

1,渔猎为生,吃生食。爱斯基摩人的意思就是:吃生肉的人(印地安人藐称,他们自己喜欢因纽特人,不喜欢被这样称呼)

2,穴居,爱斯基摩人住半地下的雪屋。

3,男人打猎,女人管家,母系氏族特征较明显。

野人女真之一的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一支古老的驯鹿民族,新中国成立前,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基本仍处于原始公社末期母系氏族公社的阶段,首领是女酋长。鄂温克人的鹿跟爱斯基摩人的狗用法几乎一模一样,冬天拉雪撬,夏天直接背货物。

鄂温克女酋长

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之处,所有东北的原始部落都信奉萨满教,并且全部相信万物有灵,崇尚护身符。不仅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民族,还有俄国境内的尼夫赫人、楚科奇人等族。

而《明史》中记载的北山野人女真就是楚科奇人。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鹿拉雪橇和狗拉雪橇。

萨满教萨满巫师

很明显,受气候影响,最南边的中国东北的鄂温克人驯鹿,在东北和北极之间的楚科奇人驯鹿且驯狗,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驯狗,爱斯基摩狗除了浓密的皮毛能够抵御极度严寒以外,更主要的作用是它能帮助主人及时发现北极熊,而且鹿对植物的需求在北极供应不了。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亨利·柯林斯发现,在爱斯基摩人器具上,往往雕刻两个同心圆来代表眼睛,器物上兽面纹与商代饕餮纹的艺术特点极为相似,这两种艺术特点,人类历史上只有在中国商周文化中出现过。

而近两年中国一位考古学家又有新发现:在对爱斯基摩人文物艺术风格、器具制作工艺、经济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研究之后发现,爱斯基摩人和良渚文明更为相似。

还有研究发现,北京山顶洞人的头颅特征跟爱斯基摩人极为相似。

其实,从生产、生活、文化、风俗、宗教等方面看,爱斯基摩人也与我国的鄂伦春族几乎别无二致,连语言词汇都有很大相似处。

鄂伦春人

综上所述,毒蛇认为,野人女真各部,除了目前无争议的中国境内的鄂温克人、赫哲人、鄂伦春人、俄罗斯的楚科奇人等,应该最远包括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希望不远的将来,有基因技术能支持这个观点。

以上为毒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喜欢我可长按点赞来个三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