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院着火南美成了左翼的天下关键时刻
时间进入11月后,国际形势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对于美国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不仅自家后院燃起了冲天大火,就连大西洋彼岸的传统盟友,也扬言要对美发动经济报复。
(最近拜登的日子不好过)
首先是华盛顿一直当作自家后花园的南美洲。最近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举行了总统大选,最终的选举结果显然不是华盛顿愿意看到的:左翼领导人、前总统卢拉王者归来,以1.8%的优势险胜现总统博索纳罗,将会继任下一任巴西总统。卢拉的胜选,意味着南美洲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右翼政治势力开始式微、左翼政治势力抬头;在此之前,包括美国铁杆盟友哥伦比亚在内,几乎所有的主要南美国家执政党都变成了左翼,博索纳罗的失败则意味着右翼政党在南美最后一块主阵地彻底失守。
这个局面让华盛顿相当头疼,因为南美的左翼政治势力素来有反美传统,即便不反美,至少也对美国表示反感;这就意味着一向将南美视为自家后院的美国,在该地区将很难找到自己的“代言人”,华盛顿的意志将很难在该地区得到贯彻。
自拜登上台以来,也曾想过法子拉拢南美国家,比如召开“美洲国家峰会”、“民主峰会”,推出所谓“重建更好世界”战略,一直在向南美国家“画大饼”;只是时至今日,西方的大饼已经不香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只相信真金白银,比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卢拉归来,拜登很头疼)
然而南美还不是唯一让美国头疼的地方,最近欧洲也很不消停,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将矛头对准了华盛顿最重要的“政绩”之一:《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旨在为美国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以此降低价格成本,但问题是法案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比如在重要的电动车行业,大部分日韩和欧洲车系几乎无法得到补贴,这当然引起了法德的强烈不满。
就在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一起对美国喊话,如果美国不调整这样的补贴政策,那么欧洲将有可能对美国进行报复,甚至不排除打 。这么多年来,华盛顿一直盼望欧洲和中国打 ,结果到头来欧洲威胁要跟美国打 ,这是吃瓜吃到自己头上,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法德要“造反”,拜登更头疼)
最要命的是,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真的不是拜登打 的时候:中期大选在即,经济环境又无比脆弱,一旦美欧发生 ,弄出了什么幺蛾子,那可能真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正因为如此,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琪火速飞往欧洲,前去灭火;她会见了欧洲多国的贸易代表,并且举行了会谈,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会谈的进展不大,欧洲的态度依旧非常坚决。
跨大西洋两岸,美国现在属于里外不是人,这又是谁的错呢?俄罗斯的?中国的?普京的?共和党的?特朗普的?将那些能听出老茧的“背锅侠”们挨个再数一遍?其实都不是,美国的外交局面搞成这样,是因为华盛顿越来越歇斯底里地维护自己霸权地位,丝毫不顾及盟友和其他国家的死活,那么原来的盟友国家离心离德就在所难免了。即便是看上去和美国穿一条裤子的欧洲,事实上也是被美国卷起来的浊流推着走。
如果美国不喜欢眼下这个“孤家寡人”的状态,其实也好办,抛弃霸权思维、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问题是华盛顿能做到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