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远处北美洲,为何要参与二战脑洞外星

白癜风会治好吗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白癜风会治好吗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就开始陷入一种孤立主义的状态。这是由美国总统华盛顿在离职前的《告别词》中提出的一种政策主张。这种主张的观点是,美国处于北美洲,远离亚欧大陆,应当避免结盟承担义务,不卷入争纷。美国应当为自己行动,而不是为别人行动。

图为华盛顿

这种孤立主义的主张,对于美国影响极大。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向前看》书中,就曾经说到:”不要也不应该将美国拖进欧洲或任何一个地方的政治争论中。”

美国民众一直反对在一战后过多的干预欧洲事务,并在二战爆发时,仍认为美国应当站在中立的立场。甚至还有人因为参战,准备弹劾总统。这种孤立主义的思潮,再加上美国当时又收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反战意识又特别浓厚。这就使美国在二战初期,坚定的选择了中立,秉持孤立主义的政策。

图为大萧条中的美国

那么,在二战前期,反对战争氛围如此浓厚的美国,为何最后仍是选择参战?或者,换句话说,远处北美洲的美国,为何要参与二战?

当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年12月7日清晨,日本舰队偷袭美军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以及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表面上看,这场战争导致美国参与到二战当中。但在更深层次下,有更深的原因。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虽然曾受孤立主义影响,认为美国不应该参与到欧洲事务中。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罗斯福总统开始改变了他的想法。在第二个任期时,罗斯福总统就提出了美国应当摆脱孤立主义的意见。

在年3月5日的防疫演讲中,罗斯福指出,西半球无法避免战争,美国也不能。“爱好和平的人必须共同努力,起来制止那些破坏条约,不顾人类天性制造混乱的国家,仅仅依靠孤立和中立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

图为罗斯福

罗斯福会有这样的观点,也不足为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曾大力推行一道欧洲均势的政策。就是希望欧洲大陆上,各方势力能保持平衡,美国能借此维持利益。但随着德国侵略的不断扩大,欧洲的平衡完全已经无法维持。法国投降,英国被压制,欧洲大陆成了德国的天下。

如果将来德国真的取胜,独占了欧洲,那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就难以维持了。如果美国想在欧洲继续保持影响力,就不能坐视德国吞并欧洲。

除了德国,日本的不断侵略,也让东南亚担忧。尤其是日本占领东南亚以后。东南亚不仅资源丰厚,而且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一直被美国视为必争之地。战事虽然还没有打到美国本土,但已经让美国的潜在利益受到损害。

其实,当时美国民众当中,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对法西斯的侵略愈加不满。他们支持反对法西斯侵略。在德国入侵捷克的时候,美国的孤立主义情绪,已经减轻很多了。

而且,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确实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美国的垄断机构并不反对战争,只是他们想要看准时机。另一方面,美国虽然经历了经济危机,但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萧条带来的糟糕局面。美国仍是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有足够的实力参战。从经济实力到军事实力,以及电气革命带来足够先进科技的实力,都让美国有底气参与到二战当中。所以,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美国决定直接参与到二战当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8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